深圳式貧窮!老公跑黑的,老婆丟工作,窮得只剩40套房
2018-01-19 19:56 來源:本站
深圳,永遠不缺勵志的故事。前幾天在就微博看到深圳有小兩口靠小產權房賺了6000萬,據說是真實案例(原微博已刪),大致如下。
某大型民企文員(秘書都算不上),在公司干了13年,但工作能力一直都受到領導質疑,所以這么多年一直還是小文員一枚,一年收入大概15萬。
他老公長期跑黑的、拉拉貨什么的,平時最大愛好就是打麻將,這些年他們一直住在公司旁邊的象角塘村。
由于老公常年和村里那些人打牌,建立了穩固的革命友誼,大概10年前,村里人推薦他們買小產權房(價格3-8萬不等一套)。這么多年下來,陸續在象角塘買了差不多40套。
2013年的時候,深圳某開發商成功拿下象角塘舊改項目,兩口子跟開發商簽署拆遷補償協議,返還X城市廣場X期商品房N套......
簡單算筆賬:40套按1000平算,1:1賠付,舊改棚改房無需名額不交契稅,拆遷期間每平每月18塊的租金,每月1萬8,房子蓋好后那就是6000萬凈資產,深圳真是提供了各種屌絲逆襲的機會!
但前不久,她被勸退了,秘書科科長說她工作能力實在不行。
能力不行???我的內心OS:哪個瞎了眼的說她能力不行的?眼光膽色絕倫好嗎!
這也讓我想起另一個事,以前年輕時認識一個叫小芳的姑娘,她媽2009年的時候湊了20萬在五和地鐵口跟熟人買了套80平的小產權房,平均下來也就3000塊一平。
后來,小芳他們家也就一直住在那,小芳跟我說那棟樓基本上都是買下來自己住的,很少有出租。前幾周聽小芳說,她家樓上的一個阿姨就把房子賣了,和她們家一樣的戶型賣了100萬,足足翻了5倍。
這兩個事說明點啥呢?就是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了小產權房的價格洼地并投身其中,而小產權房“價格洼地”的形成就是因為國家不承認其所擁有合法的產權。但這個“價格洼地”已經使得小產權房的巨大收益。
比如:
小產權房的單價只有每平方米18118元,而同地段大產權商品房為45197元,竟然是小產權房單價的2.49倍。單論性價比,小產權房遠遠高于同地段的大產權房。
產權值錢吧!光一個證,就值27079元/平,比農民的小產權房還值錢!
不僅如此,這個“價格洼地”帶來驚人的利益,足可以讓你的小心臟砰然爆破,請準備好救心丸。
給你總結一下:投資小產權房,這四重利益足可以讓你賺翻天。
第一重利益,相比大產權商品房,小產權房價格低得可憐,還沒有交易流程的稅費。再說反正沒有產權,也不用擔心產權到期問題了。
如果以2016年08月為時點,以一套房73平方米為標準,一套小產權房總價為132萬元,而商品房則為330萬元,能為你節省多少錢?自己算算吧!足足198萬呀!節省的錢理個財,每年還可賺20萬呢,沒算錯吧?
第二重利益,相比大產權商品房,小產權房具有同等的升值潛力甚至更大。
依據2012年12月和2016年08月的表中數據計算,從2012年12月到2016年08月,一套73平米小產權房價格從8195元/平升到了18118元/平,升值比例達到2.2倍,而商品房升值僅為1.9倍;總價從58萬升到了132萬,三年多時間增值了78萬。
第三重利益,相比大產權商品房,小產權房購買價格低,但租金不低。
不少小產權房與同一地段商品房的租金幾乎沒有差別。從2016年08月的表中可以看出,一套小產權房出租價格為2467元,而相應一套同等面積大產權商品房出租價格也僅為2667元,相差不足10%。如果靠出租賺錢,回報率是大產權的2倍多,收租金能收到讓你感到人生失去意義。
第四重利益,相比大產權商品房,小產權房隱藏著巨大政策預期紅利。
雖然國土部在9月最新文件里措辭嚴厲的說“防止小產權房通過不動產登記合法化”,但是占據深圳市半壁江山的這些“違法建筑”總要而且一定會有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。
目前看來,國家政策并沒有對小產權房直接咬死,反而采取了模糊不清的態度,考慮維穩的傾向來看,規模性的小產權居住地,政府往往采取默許的態度,不會激化矛盾,沒聽說哪里會拆除整治大面積樓盤,讓老百姓睡大街的。